乡村教师日志|郭泽宇:开心助学,让每粒种子长成最好模样
乡村教师日志|郭泽宇:开心助学,让每粒种子长成最好模样
乡村教师日志|郭泽宇:开心助学,让每粒种子长成最好模样
(刊载于6月7日(rì)《湖南日报》04时事.综合版)
郭泽宇,男,1987年出生,现为桂阳县荷叶镇(zhèn)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。扎根乡村教育10多年来,他怀着(huáizhe)“让每粒种子都能在教育的春风里破土”的信念,专注留守儿童与特殊贫困(pínkùn)学子的帮扶,先后获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、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(róngyù)。
6月2日,星期一,雨转阴(zhuǎnyīn)。
端午的雨仍缠绵未歇,山雾在午间(wǔjiān)氤氲未散。趁着端午假期,我驾驶电动汽车,沿着蜿蜒的山路,踏上了家访助学的旅程。后备箱里,20本(běn)崭新的《安全与德育》校本教材和成套的学习文具整齐码放——这是“开心(kāixīn)助学”团队本学期的特殊(tèshū)助学物资。
经过小超家的(de)门前(ménqián),我不由放慢车速。雨雾朦胧中,那个曾因家庭变故而一度想放弃学业的少年身影,仿佛又浮现在窗前——迷茫的眼神,无助的背影,与此刻车窗上滑落的雨滴(yǔdī)重叠交织。
记忆倏忽回到2016年的盛夏。一天放学后,我们到他家(tājiā)家访(jiāfǎng)。在那间斑驳的土砖房里(fánglǐ),14岁的小超守着灶台,一边生火做饭,一边照料病榻上(shàng)的父亲。墙上密密麻麻的奖状在昏暗的光线下格外显眼,与眼前困顿的境况形成对比。
2017年初,班主任王老师忧心忡忡地找到我:“小超最近成绩起伏很大,昨天竟说要(yào)放弃中考去(qù)打工。”直觉告诉我,这个倔强的少年背后定(dìng)有隐情。随即,我便与何金金副校长(fùxiàozhǎng)、王老师一起,再次前往家访。
一到小超家,病榻上,他父亲沉重的呼吸声与(yǔ)柴火的噼啪(pīpā)声交织在一起,生活的重担让本该无忧无虑的少年变得沉默寡言……
我们当场决定将小超列为重点帮扶对象。学校助学团队不仅每学期提供1000元(yuán)助学金,还定期(dìngqī)送去生活物资。小超父亲去世(qùshì)后,我还带领志愿者每周都去为他进行心理疏导和课业辅导。
变化是缓慢而有效的。起初,小超总是低着头不说话;一个月后,他(tā)开始主动(zhǔdòng)向志愿者倾诉;两个月后,他的成绩跃升至班级前五名;2017年(nián),他以优异成绩考入(kǎorù)桂阳三中;2020年,他成功考取空军飞行学员。
“郭老师,我永远感恩你们对我的关怀(guānhuái)与帮助,请相信我!我会为祖国的美好而(ér)努力的!”去年6月,即将大学毕业(dàxuébìyè)的小超给我发来这条信息。如今,这个曾经想放弃学业的少年,已成为翱翔蓝天的雄鹰。
农村的孩子,大多是留守(liúshǒu)儿童。我的工作中,总是会听到(tīngdào)他们这样那样的困难。
记得2015年的冬天,那时我在荷叶中心校担任九年级班主任兼(jiān)语文教师,班上有个叫小(xiǎo)月的女孩总是穿着单薄的衣服,冻得通红的小手上布满裂口。“老师,我不冷。”她仰起笑脸时,呵出的白气在寒风中凝结成霜。这份强撑的坚强,像一根刺扎(cìzhā)进我心里(xīnlǐ)。一周后,小月的座位突然(tūrán)空了。
家访时才知,这个有着明亮笑容的女孩,因(yīn)家中子女众多、负担过重,父母已决定让她辍学务工。在我多次劝说下,小月重返校园……通过小月的事(shì),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(jiānshàng)担子的分量:作为一名乡村教师,仅仅是教好书(hǎoshū)是远远不够的。
从那时起,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走访贫困学生家庭,并千方百计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,一起资助孩子们上学(shàngxué)。几年间,我的足迹遍布(biànbù)荷叶镇10多个村落,走访了(le)数百个贫困学生家庭。
2017年,已担任荷叶中心校中学部教务主任的(de)我深知“独木难支”,便与何金金副校长共同倡议成立助学(zhùxué)团队(tuánduì)。倡议一出,立即有10多位老师积极响应。我们将这个充满温情的团队命名(mìngmíng)为“开心助学”,寓意“帮助他人,快乐自己”。
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,助学团队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三个(sāngè)一”助学模式:每学期为受助学生(xuéshēng)提供一套基础文具(wénjù)、一份生活关怀和一笔助学金。每学期开学前后,团队成员(chéngyuán)都会积极联络社会各界爱心人士,精心筹备助学物资。
八载春秋,见证(jiànzhèng)着“开心助学”的(de)温暖传承。从最初几位教师的默默坚守,到如今10余人的爱心联盟;从每学期帮扶寥寥数名学生(xuéshēng),到累计照亮千余名(qiānyúmíng)贫困学子的求学之路;从最初简单的物质资助,到如今完善的心理关怀(guānhuái)体系……我们的团队如同山间的清泉,在爱的传递中不断汇聚壮大。
“开心助学”团队(tuánduì)的故事,如今已化作桂阳县春风里的种子(zhǒngzi)。桂阳县好人协会、上海菜鸟公社(gōngshè)、广东爱心企业、元亨YH63公益团队等均给予大力支持和关怀,每年为荷叶中心校的孩子们(men)带来近十万元的希望甘露。
但(dàn)我们最珍贵的收获,从来不是这些数字。它是我们为小超心中点燃的“别(bié)放弃(fàngqì)”的炽焰;是小月重返校园后脸上洋溢的笑容;是那些曾经低垂的小脑袋,如今骄傲扬起的弧度……
而今,我们(wǒmen)的(de)(de)故事仍在继续。每个孩子绽放的笑颜,都是让我坚守的理由。教育是照亮命运的火把,而我,愿永远做那个守护火种的乡村教师。
(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(zhāngchūnxiáng) 整理)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